银行团

作品数:112被引量:1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陵合章永乐仇华飞杨早汪敬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13,中国盐务大改革
《各界》2024年第9期26-30,共5页潘前芝 
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以全部盐务收入作为担保,这从客观上导致近代中国盐务首次大规模改革。改革的结果,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盐务的近代化。
关键词:善后借款合同 袁世凯政府 银行团 经济命脉 盐务 近代化 
日本捕蝉,英国在后
《青年博览》2024年第11期47-47,共1页陈启明 
甲午战争打趴了清王朝,壮大了日本的国力,不过占了大便宜的是坐山观虎斗的西方列强,其中占最大便宜的是从没露脸的大英帝国。清朝向日本偿付的2亿两巨额赔款,都是向英、德、法、俄等多国银行团借的,最后本息总计高达6亿两。
关键词:银行团 甲午战争 大英帝国 西方列强 日本 清王朝 
民国初年外人“损害”赔偿问题研究(1912-1915)
《史学月刊》2023年第6期43-54,共12页许龙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日合办企业研究(1895-1931)”(21CZS044)。
民国建立之后,中外围绕辛亥革命中外人“损害”赔偿问题的交涉成为重要的事件,外交团组织各国参与的赔偿委员会负责处理该问题。该委员会制定了初步统一的处理方针与赔偿标准,以协调各国之间、中外之间的意见,赔偿也成为列强对华实施经...
关键词:辛亥革命 赔偿 善后大借款 银行团 
微名人
《名人传记》2022年第12期64-65,共2页
余华我曾经赋子自己左右过去的特权,我的写作就像是不断地拿起电话,然后不断地拨出一个个没有顺序的日期,去倾听电话另一端往事的发言。--余华鸿铭1913年,袁世凯向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六国银行团搞“善后大借款”。六国银行请辜鸿铭做翻译...
关键词:辜鸿铭 银行团 善后大借款 语言才能 袁世凯 汇丰银行 电话 
民国初年的中美导淮合作及其流变
《运河学研究》2022年第1期112-125,共14页李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美国公理会与华北社会变迁研究”(20CZS052)阶段性成果
淮河水患为祸多年,淮河流域民生多艰。清末民初,美国红十字会在参与多次赈灾后,将目光转向消除水患,这与中国政府的治淮意愿及行动不谋而合。在中外借款等各类国际交往中,中国因美国红十字会在淮河流域的赈济慈善而倾向于与美国合作。...
关键词:导淮 中美关系 美国红十字会 广益公司 银行团 
袁世凯的"账外账"
《各界》2022年第6期68-68,共1页游宇明 
袁世凯从来不是个守规矩的人,甚至对作为国家命脉之一的财政制度也视同儿戏.登上总统宝座,最初的兴奋过后,袁世凯发现民国政府真的一贫如洗,有时甚至连政府雇员的工资都开不出.为了度过难关,1913年4月,袁世凯授意下属与英、法、德、俄...
关键词:善后借款合同 银行团 袁世凯 政府雇员 民国政府 借款期限 账外账 总统宝座 
从风光一时到衰微破败
《小康》2021年第10期75-75,共1页东升 
风光一时的大生纱厂在1922年首次出现亏损,此后逐渐陷入衰微破败的境地。年迈的张謇寄望银行团派来的年轻经理推行“厂务改革”,力挽狂澜,但他在生命的尽头已经看不到纱厂东山再起了。
关键词:银行团 大生纱厂 东山再起 力挽狂澜 衰微 
一战后日本的西原借款善后策与日美博弈被引量:1
《外国问题研究》2019年第4期25-32,116,共9页孙志鹏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近代日本学界的中国意象重塑与国策呼应”(编号:15YJC770029)
一战末期,日本对西原借款采取了主动协调与顺势扩张双线并行的善后策,但在美、英的外交压力下,最终不得不采取退守底线之策略。在主动协调层面,修改对华借款方针、变更驻华财务官制度、取消币制借款、中止制铁厂借款、迁延吉黑林矿借款...
关键词:西原借款 原敬 协调 扩张 新银行团 势力圈外交 
“到农村去”:金融进村与农村经济变化研究——以1933-1945年陕西关中农村为中心被引量:2
《史学集刊》2019年第1期16-36,共21页黄正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西北灾荒中国文献整理与研究"(16ZDA134)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农村经济凋敝和农民日益贫困化,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政界、金融界都提出了"到农村去"的口号,主张通过金融进村来解决农村问题。因此,从1933年起直到全面抗战时期,有大量的资金进入关中农村,部分解决了关中农...
关键词:上海银行团 国家行局 金融进村 关中农村 
“大国协调”与“大妥协”:条约网络、银行团与辛亥革命的路径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9年第1期3-22,共20页章永乐 
基于“妥协-限权宪法-自由与繁荣”这一联想链条,一些研究者将辛亥革命中的南北妥协、清帝逊位视为一个包含发展出“限权宪法”潜能的政治妥协事件。这一联想机制基于一种良好愿望,但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脱节。1911-1...
关键词:大国协调 大妥协 条约网络 银行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