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急救胸外心脏按压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娇娇 潘璐意[1] 万光明[1] 刘晓芯[2] 

机构地区:[1]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急诊科,上海200030 [2]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护理部,上海200030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年第17期2503-2505,共3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基  金:上海市胸科医院科技发展基金(YZ16-H06)

摘  要:目的评价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急救胸外心脏按压的质量。方法选取该院53例急诊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医生15例和护士38例。采用高级复苏模型、计算机技能报告系统监测急诊科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疲劳时间、按压定位、按压频率、按压幅度、胸壁回弹,并进行分析。结果按压定位的完全正确率最高(60.76%),其次为较差(17.72%)、较好(12.66%);按压完全回弹的完全正确率最高(43.04%),其次为较好(22.78%)、中等(20.75%);按压幅度≥5cm完全不正确为56.96%,较差为34.18%。急诊科医生组疲劳时间明显多于护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定位正确的次数、按压平均频率、频率≥100次/分钟次数、按压幅度≥5cm次数及胸壁完全回弹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与按压姿势准确率在年龄、职称方面医护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准确率在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姿势准确率中男性准确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为所有人员均应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医护人员应按照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培训,保持正确的按压姿势,着重实践操作培训;医院引进先进的监测反馈技术及高级仿真模拟人,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培训,有利于提高急救胸外心脏按压质量。

关 键 词:急诊科 急救 心肺复苏 质量评价 

分 类 号:R459.7[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