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辉洪 Bai Huihong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19年第5期23-30,46,共9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摘 要:对圣人形象的理解或塑造是古代思想的焦点之一,而其差异、变迁可以说是窥见古代中国思想的户牖。在郭象的《庄子注》中,以"寄言出意"的方式来处理对于圣人的掊击言语随处可见。然而这种曲护恐怕不仅仅只是解释学意义上的,事实上郭象也多少承认这些批评并非空穴来风。在郭象哲学思想当中,万物有其性分界限,是否越出性分与治乱直接相关。然而对于圣人形象的描述更多的是以"无心"来展开的,而非所谓"圣人之性"。这种理解万物与圣人方式上的根本差异,既使得圣人形象变得模糊和难以理解,也造成万物之性分在历史或习俗中被遮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