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玉霞[1]
机构地区:[1]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
出 处:《新疆艺术(汉文)》2015年第3期104-109,共6页Xinjiang Ar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新疆本土电影地域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2XJJC760003)成果之一。
摘 要:“十七年”可以说是新中国电影的初创期。这一时期由于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电影艺术创作呈现出“政治——艺术”模式,电影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受到压制,电影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高审美价值、感人至深的电影作品非常稀少。但是,当时一批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其中,就包括新疆人创作的新疆本土电影。下面就将“十七年”新疆本土电影的创作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