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范式的两次变革——新中国70年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兴陆[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8期163-171,共9页Study & Exploration

摘  要:新中国70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如果把文学研究分为考据、阐释和评价三个层次的话,新中国成立前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可以称为“考据—阐释型”,即重视实证主义、提倡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学先是“疑古”,继而采取“释古”的态度,注重对文学资料的收集整理、考辨厘析,借鉴欧美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对自身的传统进行新的阐释。新中国成立后30年里,考据型研究遭到批判,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发生变革,转向以马克思主义阶级论为核心的“阐释—评价型”,研究重点不在于文学史的事实本身,而在于抽取文学史的现代价值和当下意义,从新的理论观念和价值标准出发,审理古代文学的历史,注重对古代文学作现代意义的阐释和价值评判。进入新时期以后,古代文学研究纠正了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僵化庸俗化理解,有意识地恢复过去的优良传统,确立文献考据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响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的需要,探索新的学术方向,逐渐形成了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性心灵等多层次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范式,实现了研究范式的第二次转向。

关 键 词:新中国70年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 学术范式 中国文学批评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