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陆

作品数:74被引量:15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诗歌杜甫诗说批点《儒林外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古典文学知识》《杜甫研究学刊》《文学遗产》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术范式的两次变革——新中国70年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8期163-171,共9页周兴陆 
新中国70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如果把文学研究分为考据、阐释和评价三个层次的话,新中国成立前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可以称为“考据—阐释型”,即重视实证主义、提倡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学先是...
关键词:新中国70年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 学术范式 中国文学批评 
“纯文学”观的意义与局限被引量: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6-10,185,共5页周兴陆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传统诗学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6JJD750011)。
回眸过去百余年的中国文论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就是抛弃了传统的“大文学”观、“杂文学”观,取而代之以源自西方的“纯文学观”。但若进一步探究会发现,“纯文学”观既改造与提升了固有的传统文学观念,也抛弃了传统“大...
关键词:纯文学观 意义 传统文学观念 中国文论 杂文学 中国化 抛弃 
易君左“新民族诗”的实践与理论
《中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123-130,共8页周兴陆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传统诗学批评"(16JJD750011)
易君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然而至今对其诗歌创作成就和理论贡献还缺少关注。作为名父之子,他却勇于接受新思想,努力摆脱父辈的影响。虽难免轻狂浮薄,但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成长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爱国诗人。他用长篇歌行的形式...
关键词:易君左 抗战文学 新民族诗 
“非战”论与现代杜诗学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8年第12期74-82,共9页周兴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传统诗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批准号:16JJD750011)成果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关于战争的各种观念、各派势力的宣传竞相登场,展开角逐,现代杜诗学就参与了这场舆论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衰败景象促使梁启超重新思考中西文化问题,发表《情圣杜甫》的讲演;20年代国内军阀混战...
关键词:杜诗学 《情圣杜甫》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共产党 战争性质 政治立场 战争观念 卢沟桥事变 
从汉代宾客之盛衰谈班固《答宾戏》之主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年第2期89-97,共9页周兴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50011)的前期成果
对班固《答宾戏》的主旨,学界存在不同的阐释。《答宾戏》与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之间存在"互文性",班固与东方朔、扬雄对"大汉"与"战国"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他借主客问答来批评二人"处皇代而论战国,曜所闻而疑所觌"。汉初...
关键词:班固 答宾戏 宾客 崇儒抑侠 
金和与南京惜阴书院——兼论冯桂芬对金和的影响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7年第2期104-110,共7页周兴陆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传统诗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16JJD750011)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诗人金和是一位引起争议的近代诗人,然而研究者多胶着在如何评价他的诗歌成绩上,未能进一步探究为何金和在咸丰年间能创作一些'诗史'性的诗篇。本文通过陈作霖抄本《秋蟪吟馆诗钞》进而发掘出金和早年在南京惜阴书院的课艺,考述了...
关键词:金和 南京 惜阴书院 冯桂芬 
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本事钩沉被引量:2
《文学遗产》2017年第1期107-111,共5页周兴陆 
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是元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何太虚是江西人,是抗元将领的后代。他的父亲何天声、伯父何时都参与了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一方面,江西是反抗蒙元斗争最为激烈的地区,前辈的抗争行为给年轻人心中压上了道义的包袱;另...
关键词:何太虚 吴澄 南方士人 北游 
文道关系论之古今演变被引量:4
《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27-135,共9页周兴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与近现代诗学的变与通"(12BZW071)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文论的"文道论",是指"文章"与道的关系,而非近人所谓的"文学",文道关系主要有明道、载道、害道三种形态。理学和心学对作文主体有不同的规定,前者主张以道理、学力控御才气;后者重视作家的本色,强调作者的超然自得。文道分离论忽隐...
关键词:明道 载道 害道 文道分离 古今演变 
五言是“于俳谐倡乐多用之”吗?被引量:4
《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3期23-26,共4页周兴陆 
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是研究中古文学与文论的重要文献,可惜原书散佚,只能通过后人的辑补,略窥其貌。其中有一段辨析五、七言诗体的,很具有理论价值,今人频频引述,作为立论的依据。然而今人引述的这段文字是有讹误的。以讹传讹,...
关键词:《文章流别论》 俳谐 五言 中古文学 似是而非 引述 文字 
冯复京《说诗补遗》浅论被引量:1
《中国诗歌研究》2016年第1期126-138,共13页周兴陆 
晚明常熟冯复京的《说诗补遗》是一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诗话著作,但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在公安派、竟陵派和复古派争锋的诗学背景中,冯复京承接了前后'七子'的基本诗学理论,并做出一定的调整,主张'格律''才情'并重,重视学古,掌握诗...
关键词:才情 格律 学古 杜诗变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