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家贡献的两个小钱:“中文动词词汇语意网”和“语法问问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美君[1] 

机构地区:[1]香港城市大学

出  处:《世界华文教学》2019年第1期32-35,共4页

摘  要:到底语言学家可以为中文教学做出怎样的贡献?我发现教学一线的教师们经常遇到的便是语法问题。我曾经在美国北加州教过一年半的中文,学生们常常问我的问题,基本上都和语言学相关。比如,在中文例句中“他打球打得很好,他吃饭吃得很快”,为什么动词“打”和“吃”要重复使用?中文的“了”字到底在发挥什么功用?我们用英语表达“I'm sick”,可在中文中我们应该表达成“我生病了”或“我感冒了”,为什么中文表达需要加上“了”;再者,“我吃苹果”和“我吃了苹果”有何不同?我了解到许多北美教科书的语法解释有很多错误,而语言学家的贡献就是帮助教师更好地解释中文语法,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中文语法。

关 键 词:语法问题 中文教学 语法解释 “了”字 语言学家 英语表达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