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桑东辉[1] SANG Donghui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出 处:《武陵学刊》2019年第5期9-17,共9页Journal of Wuli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人伦观的价值合理性及其现代审视研究”(13BZX071)
摘 要:《易经》成书古远,以卜筮为形式,内容无所不包。对其成书性质历来多有争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易经》为卜筮书、哲理书、史书、政书、诗歌集、百科全书等。从法文化视域看,《易经》不仅包含很多涉及法律事类的卦象,如诉讼的讼卦、刑罚的噬嗑卦、监狱制度的困卦、捕逃的遯卦、兵刑合一的师卦、赦免童蒙犯罪的蒙卦,以及主张“刑罚清而民服”的豫卦、“无敢折狱”的贲卦、“赦过宥罪”的解卦、“折狱致刑”的丰卦、“明慎用刑而不留狱”的旅卦、“议狱缓死”的中孚卦等等。从解释学角度看,《易传》在对《易经》相关内容的解析过程中,也揭示了《易经》所具有的法文化内涵。因此,基于法文化视域对《易经》的起源进行研究,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我们理解《易经》部分卦爻辞和上古的法律原则、习惯法以及若干司法判例,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的理解,从而客观审视古人采取德政教化和刑政规制两手抓来实现“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的治世理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