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迷到惊醒:《一一》后现代创作美学与接受审美之探  被引量:1

From Addicting to Waking up: On Postmodern Creative Aesthetics and Reception Aesthetics of Yi y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丁文 Hu Dingwen

机构地区:[1]南风杂志社

出  处:《电影评介》2019年第12期37-40,共4页Movie Review

摘  要:1981年春,杨德昌回到台湾,开始了他的电影工作。先后拍摄了《光阴的故事》《指望》《海滩的一天》《青梅竹马》《恐怖分子》,展现了30年以来台湾社会的面貌。创建独立制片公司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应运而生,之后的《独立时代》《麻将》,都用激烈的镜头、语言,直刺台湾剧烈变动时期人心的强烈颤动,寻求美已不再是电影的追求,低俗、反叛、无趣、荒唐成为了电影中的现实,这是接受西方教育后归国的杨德昌不得不忍受的现实,他对台湾的无奈与绝望,构筑起了他的电影的基本色调。

关 键 词:杨德昌 《一一》 《恐怖分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基本色调 独立制片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