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斌[1] XIE Bin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出 处:《心理学通讯》2019年第1期3-4,共2页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s
摘 要:美国医学史研究者肖特(Edward Shorter)(2008)曾指出:生物学思想在20世纪末赋予了精神病学如同其他医学领域一样由科学驱动的能力,“但是这种潜质一直没有化为现实”。因为精神病学“陷入了流行价值观、企业文化以及诊断的科学至上主义泥沼”。中国的精神卫生领域经历了从传统收容式精神病院到“精神卫生中心”式的综合协调服务模式转变后,自2010年代以来正前所未有地处在生物、心理、社会多模态纠结的前沿,服务体系酝酿着一轮新的变革。其中一个关键词便是“心理健康”。尤其自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以及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战略构想和要求以来,“精神”与“心理”、“社会”的结合在当今中国已经势不可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