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9期53-56,共4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基 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北京市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与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CEA17043)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学生对科学的态度或倾向是其科学知识和能力展示的情感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中学生科学态度积极,普遍对科学感兴趣,工具性动机强烈,具有环境意识,环境乐观程度很高,参与科学活动的频率较高,但是,其自我信念和认识论信念较低,未来希望从事与科学相关职业的学生不到两成。认识论信念、环境意识、科学兴趣和学生预期的职业状况对科学表现影响很大,而学习科学的工具性动机和科学活动参与指数对科学表现影响不显著,环境乐观的作用甚至为负。要提高学生的科学表现,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其享受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问题的乐趣;其次,提高学生的科学认识论信念和自我效能感;再次,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最后,鼓励学生参加适当的科学活动,提高中学生未来参与科学的可能。
关 键 词:科学态度 科学参与度 科学素养表现 科学认识论信念 自我效能感 环境意识 科学活动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