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概念的可译与不可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路[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5期21-22,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众所周知,大量西方哲学著作已经被翻译为汉语,许多中国哲学经典也被译为西方语言,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哲学是可译的。但是哲学研究常常会涉及对一些概念的理解,相关讨论会涉及它们的翻译。有时候人们会认为,一些概念很难翻译,甚至无法翻译。即使翻译了,人们也不满意,总认为译文没有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或者表达得不尽如人意。比如西方哲学中的being,中国哲学中的“道”。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翻译的结果是使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在另一种语言中呈现出来,这是翻译的基本方式和实质。因此,谈论语言的可译或不可译,包括谈论某一^T'词或概念的可译或不可译,都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关 键 词:西方语言 哲学经典 哲学著作 转换活动 哲学概念 西方哲学 不可译 谈论 

分 类 号:C[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