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戏曲理论批评视野中的“弋阳腔”  

"Yiyang Tune"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rama Theorical Criticism in Qi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喻琴[1] Yu Qin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戏剧与影视系

出  处:《戏曲研究》2019年第2期266-280,共15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基  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综合性影视美育与大学生审美人格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8ZD004);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改课题“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音乐与舞蹈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生态文明视阔下的人格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D16140)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发源于浙江东南沿海一带的南戏,在流播过程中衍生形成了许多带有浓郁地方文化风情、演出风格各异的声腔剧种,发展到明中叶,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四大声腔",受到了民众广泛欢迎,打破了北曲杂剧的舞台独尊格局。"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弋阳腔声势最大,传播接受最广,影响最为深远。

关 键 词:四大声腔 弋阳腔 昆山腔 浙江东南沿海 余姚腔 文化风情 北曲杂剧 海盐腔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