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阎登科[1] 熊文瑾[2,3] Yan Dengke;Xiong Wenjin
机构地区:[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2]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西南昌330006 [3]江西财经大学
出 处:《教育学术月刊》2019年第11期104-111,共8页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基 金:湖州师范学院校级重点研究项目“高校院校数据库建设”(2014GJYJ01)
摘 要:“粘性学习”概念的提出,建立在“泛在学习”环境基础上,受激于“碎片学习”和“深度学习”之间的悖论。“粘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和信息资源之间在智慧学习环境下的“粘性”互动,即主体内需驱动和外部智慧资源环境的无缝耦合。它让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信息资源的提供实现随时激发,通过学习者的兴趣保持和信息资源的智慧汇聚和推送得到有效维持,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化“碎片学习”之弊而为“间断而持续学习”之利,“粘性学习”模式可在不同情境和不同领域内实现顺滑迁移。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可通过信息触点的科学布置、信息资源的智能汇聚和推送,实现学习者动机和资源的充分对接,让“粘性学习”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过程和模式。
分 类 号:G40-01[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