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礼制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春晨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哲学年鉴》2016年第1期402-402,共1页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摘  要: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先秦儒家“援仁入礼”,将道德哲学的内涵注入到礼制文化传统之中,从而在礼制文化与伦理道德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礼制伦理。而礼制的道德性又要求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应当关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且统治者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隆礼重法”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手段,礼制主要是“防患于未然”,而法律则是对少数作恶者采用强制措施予以惩戒。尽管建立在血缘亲缘和宗法等级基础上的传统礼制伦理,在一些具体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准则上,存在着等级严明、尊卑贵贱等不符合现代社会道德文明的成分,但是,先秦儒家礼制伦理中蕴含的权利与责任相统一、亲民的政治伦理及法律具有内在道德性等思想,对培育当代公民角色伦理的责任意识、建构亲民的现代政治伦理以及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等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礼制文化 角色伦理 隆礼重法 礼崩乐坏 政治伦理 先秦儒家 春秋战国时期 道德品质 

分 类 号:B82[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