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房颤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特点及病理作用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雪蕾 王栋 张英丽[1] 

机构地区:[1]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  处:《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年第22期44-45,共2页Capital Food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并发房颤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特点及病理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64例,根据并发房颤情况分为:非房颤组144例、并发房颤组120例;另取同期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人134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入院后首日及体检时对受试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使用睡眠监测系统检测血氧饱和度,计算氧减饱和度指数;分别于入院后次日及体检时抽取受试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种类、意识障碍发生情况、脑血管病史、病变部位在并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中并发房颤组急性脑出血、出现意识障碍、有脑血管病史、大脑中动脉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房颤组。非房颤组和并发房颤组患者NIHS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氧减饱和度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并发房颤组患者NIHS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氧减饱和度指数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 <0.01)。非房颤组和并发房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并发房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浓度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 <0.01)。结论房颤加重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体内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和低氧状态,促使病情恶化,提示急性脑血管病不良预后,应在临床治疗中加以防控。

关 键 词: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急性脑血管病 意识障碍 脑血管病史 急性脑出血 睡眠监测 白细胞介素6 病理作用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