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作用

作品数:178被引量:58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范学工张艳陈仁吴莉吴晓翠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Apelin/APJ系统生理病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王睿浩 姜云璐 田艳君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2080596);济宁医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cx2022129z)。
Apelin是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肽,通过与其受体APJ结合发挥相应生物学效应。Apelin/APJ系统作为机体重要调节者,广泛参与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pelin/APJ系统可以作为临床防治疾病...
关键词:APELIN APJ 生理病理作用 疾病 临床应用 
α-突触核蛋白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新研究进展
《华夏医学》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童洁 黄钰婷 李良贤 崔相文 金明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19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GXNSFAA035622);桂林医学院广西药物分子发现与成药性优化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GKLDDO-2023-P01);广西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0601170,S202210601100);桂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601200)。
α-突触核蛋白(α-Syn)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高表达的可溶性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突触前结构,通过调控突触囊泡的运输、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回收来维持正常突触功能。在病理状态下,错误折叠或过度磷酸化的α-Syn在脑内的异常沉积可诱发多...
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 运动功能障碍 帕金森氏病 α-突触核蛋白病 
骨源性ALK3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
《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第S01期48-48,共1页张德茂 高倩 辜诗淇 涂莎莎 刘思君 谢静 周学东 刘肖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32014,12372315,8200106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M722249
目的关节力学稳态破坏导致软骨及软骨下骨(subchondral bone)病理重塑,促使骨关节炎(OA)发生。但现有OA研究主要局限于软骨,忽视了软骨下骨的病理作用,如OA的过度骨吸收、软骨下板退化等。目前BMP2的临床副作用尚未根本解决,这提示该通...
关键词:软骨下骨 破骨细胞分化 骨关节炎 成骨细胞 细胞实验 骨吸收 旁分泌 病理作用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结直肠癌内镜治疗手术前后病理作用比照观察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年第12期86-88,共3页马瑄玉 丁雪峰 
平凉市科技计划项目日(PL-STK-2022B-048)。
目的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以及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内镜治疗手术前后呈现出的病理差异。方法对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时间范围处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阶段的62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以及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诊断研究;临床针对所有患者...
关键词:早期结直肠癌内镜治疗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 手术 病理作用 一次性内窥镜用先端帽联合注水法 
PKC/TRPV1通路在大鼠三叉神经痛中的病理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846-851,共6页吴贝贝 沈莲 王元银 王烈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971236)。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PKC)/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路在大鼠三叉神经疼痛(TN)中的病理作用。方法采用眶下神经慢性收缩术(ION-CCI)来创建大鼠TN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CI组、CCI+DMSO组、CCI+GF109203X(...
关键词:PKC TRPV1 TG 三叉神经痛 机械痛阈 
丁酸钠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病理作用机制探讨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第11期1337-1342,共6页许嘉熙 廖峥娈 于恩彦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03106)。
目的探究丁酸钠(NaB)对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模型的自噬和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Aβ25-35作用于PC12细胞建立体外AD模型, 通过NaB对体外AD模型和小胶质细胞BV2进行处理, 分组设置分别为:PC12细胞、PC12细胞+Aβ25-35、PC12细...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炎症 自噬 丁酸钠 
淀粉样蛋白在肝脏中的生理病理作用被引量: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年第11期2730-2737,共8页宗也凯 刘江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504825);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项目(豫卫中医函2021-15)。
淀粉样蛋白被用来描述因蛋白质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纤维状聚集体,它与一系列淀粉样变性疾病有关。当淀粉样蛋白沉积在肝脏,就会导致肝淀粉样变性,从而诱发相关病理改变影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但这一疾病少有报道且临床常常被忽视。本文主要...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 淀粉样变性 肝疾病 病理过程 
脾功能亢进在肝硬化病程中的病理作用被引量:2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3年第7期556-560,共5页郑政隆 何睿 刘辰昊 丁鑫 李白雪 苏悦 王鑫 张晶 谢伊兰 冯全生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0YFS0301)。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并发症,脾切除术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重要手段。脾功能亢进在肝硬化的病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病理作用。本文分析了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与病情变化,探讨了脾功能亢进在肝硬化病程中所起的病...
关键词: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脾切除术 门静脉高压 
KDM6A在髓系肿瘤中的病理作用和临床意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22年第11期2093-2097,共5页刘子祺 钱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0118);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No.CXTDB2017002);镇江市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o.SS2018009)。
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A(lysine demethylase 6A,KDM6A)在20多年前首次被发现,于2007年被鉴定为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能去除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修饰的抑制作用,对生理造血有重要意义。髓系肿瘤是骨髓内异常造血...
关键词: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A 髓系肿瘤 去甲基化 突变 
核转录因子TDP-43的病理作用及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2年第10期1026-1033,共8页岳娇 李琴 杨兵 安豫 唐晓峰 陈颖梅 卢柯吉 王鹏 李公任 裴海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0241);西部战区总医院院管重点项目(2021-XZYG-A03)。
核转录因子TAR DNA结合蛋白43(TDP-43)是一种普遍表达且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DNA/RNA结合蛋白。在生理状态下,TDP-43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含量不超过30%)时可发挥生理学作用,如参与mRNA的转录、剪接、翻译、转运以及维持mRNA的稳定性...
关键词:TAR DNA结合蛋白43 亚细胞定位 神经退行性疾病 病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