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敬峰[1] Li Jingfeng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人文杂志》2019年第12期36-41,共6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关学《四书》学研究”(18CZX025);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清代《大学》诠释史研究”(17YJC720013);中央高校科研特别资助项目“关中朱子学研究”(19SZTZ01)
摘 要: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刘"的清末大儒刘古愚,在时代激变之际,以托经议政为进路,以"尊崇古本、宗本阳明、中体西用、通经致用"为原则,对融内圣外王为一体的《大学》在今文经学视域内展开创造性的诠释,提出"格物必以伦理为本""诚意为《大学》之最要"等创发性观点,体现出"脱略考据训诂,阐发微言大义;侧重政治维度,构建王道政治;融贯中西思想,以期通经致用"等鲜明的经学特质。刘古愚的《大学》诠释从版本、义理、特质三个相分而又关联为一体的角度全面显豁出一代经师的学术旨趣和现实关怀,以个案的形式一方面拓展《大学》的诠释维度,丰富《大学》的意义世界,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推动今文经学在清末的复振,有改于清代经学通经而不求致用的学术风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