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郗戈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第1期362-362,共1页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摘  要:近代认识论中的“感性确定性”批判及感性世界问题,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必要理论前提和思想路径。马克思对感性世界进行了存在论分析,区分出感性世界的不同存在层次,即感性直观、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科学实践观的感性世界观。马克思将特定认识论问题转化为社会历史存在论,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拜物教批判、资本统治批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深化为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物化结构的世界观,从而在理论范式、问题意识和思想视域层面超越了西方近代哲学。换句话说,马克思哲学革命对于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内生性的超越关系,是一种以旧哲学范式的自我反思为起点的新哲学范式的生成过程。

关 键 词:感性世界 认识论问题 近代认识论 传统西方哲学 哲学范式 感性直观 感性活动 西方近代哲学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