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艳[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当代文坛》2020年第2期163-168,共6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工作坊项目“多模态语言的语言机制与中国话剧的现代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ECNU-KXK009
摘 要:文学翻译是翻译家对原作的"转述",也是翻译家与原作的"对话"。以往的翻译研究往往较多地从"直译""意译"的生产方式及其技巧的共时性差异加以考察,从历时性这一视角详加考察,可以获得新的认识。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的《女店主》自从1920年代由焦菊隐翻译进入中国,其后1940年代、195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不同的译者,甚至同一译者都一译再译,直至今日还在被重译和演出,成为中国话剧翻译史上一个奇特的"《女店主》译作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译作的生产史呈现出一个从有意"误译"到"平等译介"的发展过程,而在这一译作生产方式变迁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动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2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