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2]不详
出 处:《语文月刊》2020年第1期82-84,共3页
摘 要: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运用巧妙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迂腐、清高、麻木而善良的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努力地拨开国民人性的外衣,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孔乙己的悲剧不仅仅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实录,也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可能发生的人生悲剧,它给我们留下深远的思考和启示,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孔乙己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成因一定程度上可以总括为人性的荒芜,不管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都能在背后发现其痕迹。本文力求通过文中丰富的形象描写,从孔乙己和旁观者两个角度探究分析孔乙己的悲剧来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