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晓真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出 处:《人文天下》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摘 要:义利思想是先秦儒家乐于探讨的热点之一。孔子重视对义的追求,将之视为衡量君子人格的基准及生命的本质;同时肯定正当利益的价值,鼓励人民用合理手段获取财富。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义利观,从心性角度规定了义的来源,基于浓厚的现实关怀提倡由“大义”制“大利”,在仁政思想中实现了义利统一。孔孟的义利观既有对义的道德境界的崇尚,又不忘立足现实生活强调物质利益的重要作用,彰显了儒家思想的伦理属性和入世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