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思想

作品数:85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跃肖红旗魏悦齐海鹏陈荣江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熹对王安石义利思想的扬与弃
《朱子学研究》2024年第1期153-167,共15页王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永全书》整理与研究”(21&ZD05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皖派学术的跨学科研究”(22JJD770001)
王安石早年服膺孟子的义利思想,主政以后却倡导功利之说,这引起了包括朱熹在内的学者的批判。南宋以后,有鉴于王安石以外在事物引导行义造成的弊病,朱熹在批判中继承了王安石的部分义利学说。一方面,他在王安石内圣之道的基础上,深化了...
关键词:朱熹 王安石 义利思想 扬弃 
中国古代义利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以永嘉学派为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11期129-132,共4页邓伟峰 
2022年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政研究项目“永嘉学派义利观及其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Y202239)。
永嘉学派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作为中国古代义利思想的组成部分,永嘉学派义利观主要表现为义利并举、以利和义,强调崇义养利、行实德、修实政等。该文归纳梳理了永嘉学派义利观的主要特点:不空谈道德,追求...
关键词:永嘉学派 义利观 义利并举 现代德育 文化自信 经世致用 
儒家“义利思想”对师范生的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
《成功密码(综合版)》2023年第4期14-17,共4页江立员 严木荣 
2021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儒家‘义利思想’对师范生的教育价值及实现途径”(课题编号:JY21139)的研究成果。
201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师范生 基础教育工作 文化沃土 实现途径 义利思想 精神追求 受教育者 
义利思想集萃
《历史评论》2021年第4期111-112,共2页高智敏 
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民在顺上。《逸周书·王佩》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传·文公十三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关键词:义利思想 逸周书 义以生利 十三年 
试析中国近代义利思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57-59,共3页李阳 王春林 
中国近代的义利思想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近代社会由封建社会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义利思想为适应社会的新变化,由封建的旧的义利思想(以下简称旧义思想)逐渐发展到反帝反封建...
关键词:近代 义利思想 共性 
先秦儒家幸福观之真意及其当代育人价值
《中国电力教育》2021年第S01期265-268,共4页赵铮 焦凤梅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先秦儒家的幸福观建立在重"仁德","修己为人",追求"止于至善"。本文通过"善恶与教化、思想与品德、德治与法治、民族的与世界的、人生观与幸福观"五组范畴的分析,阐述了先秦儒家幸福观在"主体间性、仁爱思想、义利思想、生命价值、思辨...
关键词:先秦儒家 仁爱思想 德治与法治 育人价值 义利思想 止于至善 幸福生活 道德意识 
浅析《春秋繁露》中的义利思想
《海外文摘》2021年第11期29-30,共2页陈有良 
义利关系的探讨和争论都是每个时代的重要话题,也是影响每个时代人们行为的重要价值标准。追溯其发展源泉和理论依据,最早可见于《国语》,然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对其归纳分析,并逐渐发展演变形成了一套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体系。至于...
关键词:《春秋繁露》 义利 思想 
孟了辨义利思想的现代价值——“大家对话——义与利”之一被引量:4
《博览群书》2020年第8期36-39,共4页陈来 
《孟子》的开篇是《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跟孟子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它的各级领导人都只是追求怎么对我自己有利,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
关键词:梁惠王 义与利 义利思想 而已矣 孟子 《孟子》 
论孔孟义利观被引量:2
《人文天下》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王晓真 
义利思想是先秦儒家乐于探讨的热点之一。孔子重视对义的追求,将之视为衡量君子人格的基准及生命的本质;同时肯定正当利益的价值,鼓励人民用合理手段获取财富。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义利观,从心性角度规定了义的来源,基于浓厚的现实...
关键词:道德境界 君子人格 入世精神 儒家思想 义利统一 先秦儒家 义利思想 伦理属性 
试论儒家义利思想及当代价值
《理论建设》2017年第4期50-54,共5页肖红旗 
2016年甘肃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项目一般课题"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借鉴研究"(XCSXY201624)阶段性成果
在儒家思想史上,义利观始终处在儒家价值观的核心地位,认真梳理儒家义利思想的历史内涵、发展与影响及时代转换,有利于传统义利思想在当代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引领广大师生弘扬社会主义义利观,将奉献精神、服务社会作为实现个...
关键词:儒家 义利思想 当代价值 奉献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