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焦迎斌[1] 段峰[2] 杨红叶[1] 王贺[1] 薄勇力[1]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青岛266000 [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青岛266000
出 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年第3期293-29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摘 要: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以发作性面部疼痛为特点。TN常见的发病机制为神经血管压迫,永存三叉动脉(PTA)是引起TN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极其少见[1]。PTA是指前循环和后循环之间的吻合血管,常见的类型为从颈内动脉发出,与基底动脉吻合。如果未与基底动脉吻合,PTA被称为变异型永存三叉动脉(PTAV)。我们通过图像融合3D重建的方法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前发现1例PTAV造成的TN,在MVD中证实并为MVD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目前通过图像融合的方法诊断PTAV继发TN患者在国内十分少见,现将该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3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