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德全[1] 吴虑 Zhu Dequan;Wu Lv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3期235-242,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重庆市文科基地项目(14SWUJDPYA01);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B17051).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终身学习"成为追赶知识经济的基本要求,随即"学习空间"作为提供环境刺激、承载学习行为发生的场所而备受关注。在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学习空间相伴相生,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农耕时代学习空间重叠于生产生活空间,未形成独立异质形态;工业时代学校空间逐渐独立,"二维"学习空间格局开始形成;互联网时代网络学习空间出现,但不同学习空间缺乏跨界与整合,且功能上呈现"教育"和"管理"倾向;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学习空间则可能演化为一种泛在和全息的"空间连续体",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这种变革是由经济社会外在需求、职业教育学习空间主动求变、空间文化转向和学习科学的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的,且是不可逆转的。在现代化语境下,要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学习空间变革,使静态的"学习的空间"通过增强"空间教育力"而引发动态的"空间的学习",就必须秉承智慧的生态理念、交互的模式理念、具身的技术理念以及整合的功能理念。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