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助力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惠真 耿希峰[1] 

机构地区:[1]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54007

出  处:《校园心理》2020年第2期148-151,共4页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摘  要: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快节奏,强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期,对于负性影响的易感性较强。学校作为实施青少年教育的主体之一,承担着教学与心理健康培养的多重教育责任。自悯汲取东方佛教、儒家哲学思想,融合西方人本主义与情绪调节理论,有助于青少年调节情绪、缓解学业压力、促进脑健康发育和心理健康发展。国内外围绕自悯对青少年助益的研究不断增多,但仍未形成类似正念项目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度过当下和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本文尝试发掘自悯这一新型自我观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助力。

关 键 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教育 西方人本主义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自悯 负性影响 调节情绪 心理健康发展 

分 类 号:G441[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