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校园心理》2020年第2期148-151,共4页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摘 要: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快节奏,强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期,对于负性影响的易感性较强。学校作为实施青少年教育的主体之一,承担着教学与心理健康培养的多重教育责任。自悯汲取东方佛教、儒家哲学思想,融合西方人本主义与情绪调节理论,有助于青少年调节情绪、缓解学业压力、促进脑健康发育和心理健康发展。国内外围绕自悯对青少年助益的研究不断增多,但仍未形成类似正念项目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度过当下和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本文尝试发掘自悯这一新型自我观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助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1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