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梅峰[1] 宋新祥[1] 刘冰[1] Dong Meifeng;Song Xinxiang;Liu Bing
出 处:《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4期3-6,共4页Heilongjiang Education:Theory & Practice
基 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四平台驱动《大学物理》问题研究拓展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JY-B20185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Y-A201820);山东省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面向新工科的数理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M2018B367)。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目标。高校作为优质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推行“创新”教育,而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和载体,因此创新教育最终要落实到每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2018〕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将每门课程都打造成“金课”,可以说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作为工科院校的必修基础课,构建大学物理“金课”,是大学物理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关 键 词:新工科 金课 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 PREI教学模式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O4-4[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