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德超[1] LI Dechao
机构地区:[1]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出 处:《东方翻译》2020年第2期4-10,共7页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摘 要:尽管鸳鸯蝴蝶派作家周瘦鹃的文学翻译作品在清末民初之际广受群众欢迎,对其译作的特征及其在近代翻译文学史上发挥的作用却鲜有描写性及解释性的探索。目前大部分对周瘦鹃译作的研究均是从规定性的立场出发,较少将译作放置于译文文本所在的文学、历史和政治等宏观语境下考察。本文基于翻译研究的后实证主义立场,从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角度,考察周瘦鹃译作的成因,了解周瘦鹃翻译活动的匠心所在。本研究结果亦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民初旧文学向新文学转型的过程中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作用,即通过翻译活动来普及西方文学知识,开启民智和推动后期革新。本文最后亦论述了重写鸳鸯蝴蝶派翻译文学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