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春华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食品与健康》2020年第5期52-53,共2页
摘 要:筷子古称“箸”,后因民间风俗忌讳“箸”音,便改称作“快儿”,寓意为一帆风顺。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又因那时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制作的,就在“快”字上头添上“竹”字头作“筷”。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用餐的工具,被视为吉祥之物,常出现在婚庆葬等礼仪中。筷子最早以毛竹制成的为多,以后逐渐出现兽骨、玉石、金、铜、银等质地的筷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