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新宇 苏悦[1] 何松 李卓凡 韩卉 汪岱 刘俊楠 王玉凤[1] XU Xinyu;SU Yue;HE Song;LI Zhuofan;HAN Hui;WANG Dai;LIU Junnan;WANG Yufeng
出 处:《中医药学报》2020年第1期58-61,共4页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基 金: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8xayx17);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sk2017A0235);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项目(2017003)。
摘 要:唐宗海在《血证论·瘀血》中将“瘀血”视为离经之血,因与正常好血不相融合,且常壅而化热、变生他证,故临床治疗吐衄便漏等出血证时,主张在止血之后尽早消瘀。通过总结《血证论》及相关文献论述,认为唐氏消瘀思想以分析瘀血成因、论述清血与瘀血的鉴别、辨明瘀留位置及其变证、据证施治为主线。提出:瘀血为好血离经而成;清血与瘀血不可单从颜色及流动性鉴别,而是依据血是否离经及离经的久暂进行鉴别,且血一旦离经,皆当视为瘀血,不论清瘀均需消除,其瘀血尚未入胃者,以消法和下法为主,已入胃者则以吐法为主;瘀留心肺、病情危急者,见心痛、神昏、咳逆喘促、鼻起烟煤等,当“急降其血以保心”“理气祛瘀以保肺”;瘀留三焦者,当分焦逐瘀;瘀留肌肉者,见自汗盗汗等,当“祛瘀兼益气养阴”;瘀留腠理者,见寒热往来等,当“祛瘀兼调和营卫”;瘀留脏腑经络者,须及早祛瘀,日久可变化为癥、瘕、脓、干血、痨虫五者,当分别予以“破血行气”“调血和气”“行气除瘀,兼以排脓”“消蚀干血”“杀虫夺血,兼以食疗”五法。
分 类 号:R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