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燎原
机构地区:[1]威海职业学院
出 处:《青海湖》2020年第3期17-35,共19页
摘 要:在中国现当代诗歌中,昌耀诗歌内部密集的地理元素,既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也构成了一道特殊的诗学命题。在他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地理场景中,囊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所有的地理元素。而这一切的地理元素换句话来说,又都是昌耀的个人地理和心灵地理。1979年10月,结束了荒原放逐岁月回到西宁的昌耀,写下了《乡愁》一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我不就是那个/在街灯下思乡的牧人,/梦游与我共命运的土地?”这个与其“共命运的土地”,正是昌耀人生与诗歌中的心灵地理,并随着他命运的沉浮变迁而移动。而对相关地理场景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反复书写,也构成了他迥异于同时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底色,使他以大地性诗人的品质,成为同时代诗人中唯一的昌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