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乐感”音乐学人才实践教学的理论思考——以贵州省高等院校音乐学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建朝 

机构地区:[1]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出  处:《民族音乐》2020年第2期93-96,共4页National Music

基  金:2018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双重乐感’视野下的贵州省高等院校音乐学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8B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美国著名音乐人类学家曼特尔•胡德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双重音乐能力”(即“双重乐感”)的概念。所谓“双重乐感”,“是指音乐学家如果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双重乐感”的理论倡导研究者用“文化相对论”“文化全元论”的视野审视研究对象,尊重和承认“他者”音乐的本位价值,并通过理论学习和行为实践,形成对“他者”音乐文化的多元审美和认知能力。“双重乐感”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研究范式和学术理念,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价值和意义。

关 键 词:文化相对论 双重乐感 音乐学家 音乐体系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学术理念 多元审美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J60-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