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100
出 处:《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1期160-162,共3页Young Society
摘 要:大学生活相较高中生活而言,更加自由也更加丰富多彩,但大学生离开熟悉的环境,独自身处异地所面临的压力、挑战也将会逐渐增多,这难免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负担。我国近些年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长期忽视了大学生耐挫折教育。而许多事实证明,大学生若没有战胜挫折的经历,则很难在进入社会前培养足够的抗挫能力与坚定的意志,也就不能完全具备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能力。大学生受挫心理研究与耐挫教育探讨在当前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建议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自身多主体联动的体系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耐挫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会承受挫折,培养自身耐挫力。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2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