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振华[1] JIANG Zhen-hua
机构地区:[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北京100089
出 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93-100,共8页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摘 要: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具有不稳定性、矛盾性、片面性等特点,因而容易产生内在自我冲突和自我认识的混乱,继而引发身份感缺失、目标感模糊、意义感丧失的问题。对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社会工作介入有助于大学生准确自我定位、合理规划未来、克服自我认识的各种偏差。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社会工作介入有以下三个特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提升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实现对自我认识的感受、体悟、认知和检验;通过各种反思性活动让学生获致对自我认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对自我的重新建构。构建学习成长共同体、推动学生的良好互动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关键;利用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带领学生进入“体验-反思-领悟-实践”的学习循环圈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有效策略;培育社会资本、促进学生信任互惠关系的建立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动力;赋权增能、提升学生自我认识的信心与能力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有力保障。
分 类 号:G645.5[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916[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