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詹丹[1]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2期172-173,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红楼梦》鲜明的“文备众体”特征,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是史与诗两大传统的合流,落实在语体中,就是韵散交错,即在散文叙事过程中夹杂了诗间曲韵文创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下面,从语体的“韵散交错”视角对《红楼梦》做一分析。首先,《红楼梦》人物沟通的基本方式是散文化的,当散文化的言语方式转换成韵文时,就有了一种间离效果,即人物可以从情景中出来,以客观的立场看待人物的言语交流,完成散文难以完成的某些功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2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