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语体问题切入“文备众体”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詹丹[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2期172-173,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红楼梦》鲜明的“文备众体”特征,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是史与诗两大传统的合流,落实在语体中,就是韵散交错,即在散文叙事过程中夹杂了诗间曲韵文创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下面,从语体的“韵散交错”视角对《红楼梦》做一分析。首先,《红楼梦》人物沟通的基本方式是散文化的,当散文化的言语方式转换成韵文时,就有了一种间离效果,即人物可以从情景中出来,以客观的立场看待人物的言语交流,完成散文难以完成的某些功能。

关 键 词:《红楼梦》人物 散文化 文备众体 间离效果 叙事与抒情 散文叙事 言语方式 言语交流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