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69-75,共7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唐前社会嬗变与文献中神怪形象演化”(项目编号:15YJA751016)。
摘 要:语象是借助文字符号所描摹的图像,即"语中之象"。尤其在文、图分野不久后的一段时期内,语象被广泛应用于早期的诗文之中,它能纠正文、图的语境偏差,以便受众对早期文学文本较为正确地解读与把控。语象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通过摹拟身体某一部位的特征而形成摹态词,后世在使用过程中,又依其所摹态貌增衍出异形词;一种是使早期的文学文本呈现图像化特质,进而协助文字说理、劝谏。这两种方式令受众印象深刻,具有过目不忘之功效。语象具有认知与审美之功能,一方面是视觉本身的生理功能使然。视觉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经过视觉皮层传递给大脑皮层的信息中图像效果明显,故而语象比单纯的文字符号对神经的刺激更主动、深刻。另一方面,图像具有审美冲击效果,使人产生审美愉悦,而语象使文字符号具象化,能够满足人的视觉审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