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奇

作品数:40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神人形象考论神人作家群体山海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绥化学院学报》《攀枝花学院学报》《求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术研究为苍生——读《开窗放入大江来——刘跃进讲演录》
《社会科学动态》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梁奇 
文学、文化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经典作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与反映,也是作者家国情怀的体现。《开窗放入大江来——刘跃进讲演录》是刘跃进先生近30年来学术讲座与大会致辞的精选本,它既是讲演者对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的结晶,对古代文学和...
关键词:《开窗放入大江来》 学术创新 家国情怀 文化责任 
祖先、宗子与父母:家庭视域下《诗经》的宗族意识书写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07-113,共7页梁奇 赵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儒家早期孝道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FZWB045)。
中国早期的家庭形态经历了多次重大演变,殷商时期为宗族之家,两周之际宗族之家与个体家庭叠合,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家庭取得独立。《诗经》对两周五百年间的宗族与宗法制度进行了大量的记载,尤其是对祖先、宗子与父母等宗族成员的书写体...
关键词:祖先 宗子 父母 《诗经》 宗族意识 
虚实相生:“鸟工”“龙工”的文本阐释与文化认知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82-87,共6页梁奇 王佳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形成、流变及其学术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1&ZD252)
《古列女传》将“鸟工”“龙工”植入虞舜神话中,使其助舜逃生。该故事范式被《山海经》郭璞注、《宋书》《通史》《金楼子》、敦煌变文等典籍所继承。东汉以降的学者对“鸟工”“龙工”的阐释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层面——实体性的衣物、...
关键词:鸟工 龙工 衣物 法器 触染巫术 人生困局 
伊藤清司对《山海经》神怪的民俗诠释被引量:3
《民俗研究》2022年第2期84-94,159,160,共13页梁奇 陈钰琳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唐前社会嬗变与文献中神怪形象演化”(项目编号:15YJA751016)的阶段性成果。
神话与民俗密切关联。民俗事象与民俗活动是神话赖以存在、传承的载体,神话是民俗活动的精神内核,通过民俗学的视角可窥测神话的意蕴。日本伊藤清司的《山海经》神怪研究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以西方文化人类学派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
关键词:伊藤清司 《山海经》 民俗文化 范式意义 学术审视 
论虞舜逃生传说的衍化及其衍生性文本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0-119,共10页梁奇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儒家早期孝道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0FZWB045)的阶段性成果
虞舜遭受父母、弟弟陷害及其逃生的诠释源于《孟子》。在遵从《尚书》的同时,《孟子》增设虞舜罹陷与逃生的故事情节,丰富了舜的孝子形象。汉至清代,该故事衍生出四种文本系统:瞽瞍与象焚廪、填井,虞舜自逃;瞽瞍焚廪,二妃助逃;“后母”...
关键词:虞舜传说 罹陷逃生 衍生性文本 文化认知 范式意义 
上古文学中的神怪声音书写与音景构设——以《山海经》为中心被引量: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74-84,209,共12页梁奇 高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唐前社会嬗变与文献中神怪形象演化”(15YJA751016)。
上古文学中的神怪描写在注重体貌的同时,亦有诸多声音书写。作为早期声音书写的集大成之作,《山海经》描绘了众多动物的声音。这些声音多为动物对人与兽类声音的简单模仿。依据模仿对象的不同可将声音分为模声禽兽、鸟兽自鸣、模声人类...
关键词:上古文学 《山海经》 声音书写 时空场域 音景构设 神圣叙事 
淮阳太昊陵神话产业开发研究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8-13,共6页梁奇 刘红玲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委托项目“中华创世神话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2017WSH005)。
淮阳太昊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四十年来,太昊陵的神话资源挖掘与创意产业开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整修陵内建筑与环境,规范制度与提升软件设施,开发文旅资源,形成文化产业链等方面。在现代文化产业创意开发中,太昊陵神...
关键词:太昊陵神话 神话表述 旅游产业 文化创意 
论中国早期文学中的语象构建被引量: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69-75,共7页梁奇 计敏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唐前社会嬗变与文献中神怪形象演化”(项目编号:15YJA751016)。
语象是借助文字符号所描摹的图像,即"语中之象"。尤其在文、图分野不久后的一段时期内,语象被广泛应用于早期的诗文之中,它能纠正文、图的语境偏差,以便受众对早期文学文本较为正确地解读与把控。语象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通过摹...
关键词:早期文学 语象构建 认知 审美 
《孟子》对虞舜孝行的书写与“忠”“孝”一体的理论构设被引量:7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145-151,共7页梁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诗经>与礼制研究"(16ZDA172)
在早期典籍中,舜为乐官、贤臣和圣君。孟子着力宣扬舜的孝道与孝迹,突出其"父子有亲"的人伦道德规范,从而将舜塑造成"孝""贤""圣"三者兼具的典型形象。孟子之所以选择舜,是因为他既是天子,又有孝行见载于先前文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但...
关键词:《孟子》 虞舜 孝道 孝治 忠孝合一 学理构设 
子思的孝道思想及其文化意蕴——以出土文献为参照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6-21,共6页梁奇 韩丽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5YJA751016);上海市社科重大项目(2015DWY001)
综合考索《郭店楚墓竹简》与《孟子》《韩非子》《孔丛子》等文献得知,子思在继承孔子、曾子等孝道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孝道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为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呼吁时人"为父绝君";尝试将孝与忠系连以解决二者的矛盾,从而使孝与...
关键词:子思 孝道思想 《郭店楚墓竹简》 忠孝系连 尊贤尚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