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凤[1] 管健[2] 孙应帅[3] 万国威[4] 常妍(采访/整理)[5] 李一丹(采访/整理)[5] 韩拓(采访/整理) 贾娜(采访/整理)[5]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2]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 [3]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4]南开大学中国政府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 [5]人民论坛
出 处:《人民论坛》2020年第S01期18-21,共4页People's Tribune
摘 要:人民论坛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发生了哪些改变? 管健:心理学将思维方式分为固定型思维方式和成长型思维方式,前者常常认为事物一成不变,因循守旧,习惯于消极应对;后者思维方式灵活,拥有积极的思考方式,拥抱挑战,善于从改变中获得进步和成长.经历了重大疫情之后,人们会在思维方式上越来越多从固定型转化为成长型,从创伤中获得成长.创伤不仅仅是担忧、恐惧、焦虑、思虑,还可以是希望、契机、拐点、成长、机遇,创伤后的成长会带来韧性、乐观、凝聚力、意义感.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和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反而可能会发展出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更好的心理功能和更顽强的生命意识,就像身体通过锻炼才能长出肌肉,才能变得强壮一样,历经疫情的创伤,人们有可能获得一种"心理抗体",能够更好地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作出准备,使创伤后障碍变为创伤后成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