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振香[1] GUO Zhenxiang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1-48,共8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桐城方氏学派哲学思想研究”(19ZBX059)。
摘 要:方大镇是明清桐城方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居敬穷理论》《宁澹语》《易意》《野同录》等,其易学思想凸显治教时用、学问闻见、明于差别的重要性。在体用论上,方大镇提出“《易》贵时用”“舍用无体”的命题,推崇勤于创造、济世利民的“大人”品格。在认识论上,他坚持“虚在实中”“顿在渐中”,批判王畿所宣扬的“一念入微”的“顿法”会引起荒冒洸洋、高夸不实的恶劣社会风气。在总与别的关系上,方大镇倡导明辨差别、中道为贵,其不仅弘扬了《周易》所蕴含的正义、和谐的传统理念,还以“明辨差别”的方法为经世致用的价值导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径。在对《周易》文本的诠释过程中,方学渐力倡“一即在二中”,方大镇强调“明于分辨”,方孔炤重“分析”,方以智重“质测”,桐城方氏学派因其一脉相承的重分辨、崇实测的学术特质,成为明清之际易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发展的中坚力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