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喜”与“般若”:佛之微笑的图像学解析  被引量:1

"The Joy of Dharma" and "The Prajna"—A Graphic Analysis of the Buddha's Smi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杰 Zhang Jie

机构地区:[1]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出  处:《法音》2020年第4期35-41,共7页The Voice of Dharma

摘  要:关于神的形象,从整个世界宗教史来看都是宗教的核心问题之一,这实质上是关涉偶像崇拜的问题。在宗教理念中,神是一种无限性的存在,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超越了一切物质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试图以物质形态的具体形象代表神、取代神的都是"伪像",都是对神的一种亵渎。因此,就有了犹太教"十诫"中"不可崇拜偶像"的戒律;基督教在八至九世纪的"捣毁圣像运动"。佛教在公元前五世纪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如佛典《十颂律》中就有"佛身不可造"。[1]《阿含经》中也有"佛形不可量、佛容不可测"的训告。

关 键 词:宗教理念 神的形象 《阿含经》 犹太教 偶像崇拜 物质形态 图像学 般若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