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理念

作品数:63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晓晶李欣华马锦卫游俊张春蕾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宏宝石村《景颇族送魂经》意蕴阐释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林明彦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景颇族文学创作与文学传播研究,编号:2022J1475。
丧礼是重要的宗教行为,吟诵送魂经是景颇族传统丧葬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景颇族送魂经》渗透景颇族人民的世界观和宗教理念,它对景颇族民族精神与品格的形成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景颇族送魂经》体现了景颇族人民朴素的自然观,展现...
关键词:《景颇族送魂经》 宗教理念 文化意蕴 
谢赫·巴哈伊在伊斯法罕城市建设上的政治-宗教理念
《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6期150-157,共8页赵锦浩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丝绸之路城市史研究(多卷本)”(项目编号:18ZDA213)阶段性成果。
伊斯法罕在伊朗萨法维王朝阿巴斯大帝统治期间成为王朝首都,并随之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其中谢赫·巴哈伊的贡献尤为巨大。谢赫·巴哈伊是阿巴斯一世统治期间首都伊斯法罕的伊斯兰教长兼首席建筑设计师,他不仅精通什叶派教法,而且擅...
关键词:谢赫·巴哈伊 伊斯法罕 伊斯兰建筑艺术 国家意识形态 
从《四川好人》与《圣经》的互文浅析布莱希特的反宗教理念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68-71,共4页李慕晗 张世胜 
布莱希特在很多戏剧中都加入了与宗教有关的主题,《四川好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宗教,剧中的很多场景设计却和《圣经》的场景对应,但和后者所宣扬的上帝全能理念相反: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中刻画的代表宗教的三位神仙,无力改变经济衰...
关键词:布莱希特 《四川好人》 《圣经》 互文 反宗教理念 
新疆喀什地区的土陶艺术被引量:1
《艺术家》2020年第11期159-159,共1页米尔艾合买提·尼亚孜 
新疆作为亚欧大陆的重要中心,曾是多种文明交汇之地,在现阶段还存有佛教石窟等历史遗迹。这里经历了中亚地区很多古代民族的兴亡历史,产生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新疆文化。而土陶正是新疆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新疆喀什地区土陶艺术概...
关键词:佛教石窟 宗教理念 交汇之地 喀什地区 生态环境 亚欧大陆 重要载体 历史遗迹 
“长生”与“轮回”:浅谈《西游记》中的生死观
《华夏文化》2020年第3期40-42,共3页赵东旭 
百回本《西游记》(《西游释厄传》)问世后,至今已历约四百载。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更吸引了一大批学者进行研究,成为了一部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西游记》中的生死观,作为整部小说的一条侧线,是推动...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 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 长生不死 四大名著 文学作品 宗教理念 生死观 
“法喜”与“般若”:佛之微笑的图像学解析被引量:1
《法音》2020年第4期35-41,共7页张杰 
关于神的形象,从整个世界宗教史来看都是宗教的核心问题之一,这实质上是关涉偶像崇拜的问题。在宗教理念中,神是一种无限性的存在,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超越了一切物质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试图以物质形态的具体形象代表神、取代神的...
关键词:宗教理念 神的形象 《阿含经》 犹太教 偶像崇拜 物质形态 图像学 般若 
人类通婚简史
《看世界》2020年第6期14-17,共4页董可馨 
地理分隔对人类从来不是问题,从走出非洲的那一刻开始,一部人类史就可看作一部人类不辞劳苦迁徙、交流、通婚的历史。婚姻大概是人类最自然,也最不自然的一件事了。从生理本能来说,它发乎情,合乎性,太正常了,但要透过社会文化去看,古今...
关键词:基础秩序 婚姻形式 婚姻观念 人类史 宗教理念 文化习俗 两性结合 走出非洲 
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洪水之年》的死亡意识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376-380,共5页杨会敏 叶小雨 
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苏教师[2016]15号);江苏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资助项目(苏教规[2017]1号);宿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qc2018jg0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洪水之年》中人物生存环境、人生经历与宗教理念都可以发掘出死亡意识,进而寻找人类生存的启示。恶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警示人类要尊重自然,热爱生命;不同人物关于死亡的经历表明,畏惧死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现象,但...
关键词: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洪水之年》 死亡意识 生存环境 人生经历 宗教理念 
汉代画像中的建筑形象被引量:1
《收藏家》2018年第11期47-52,共6页郑好 
画像石、画像砖是独具特色的两汉绘画遗产,多见于墓室、石棺、石阙、享祠、崖墓等建筑载体中,除祠庙阙等存于地表,总体上说属于丧葬艺术的一种类型,表现汉代人的生死观、宇宙观、宗教理念等意识形态。《荀子·礼伦》说:"丧礼者,以生...
关键词:建筑形象 汉代画像 意识形态 宗教理念 社会生活 画像石 画像砖 生死观 
“世界宗教”:再思宗教的传播与演变被引量:2
《法音》2018年第11期45-48,共4页何蓉 
历史地看,宗教有持守,有创新,有内在的传承,也有向外的传播。从外显的群体或组织的界限来看,宗教史上的传播,有时体现为扩散式征服,有时体现为包容性涵化,两者各有主次,又彼此融合。与此相应,宗教间张力、冲突与整合过程的另一面,是原...
关键词:世界宗教 传播 演变 人类历史 整合过程 宗教理念 生活方式 制度框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