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概念史方法论旨趣的政治哲学释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凤阳[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衡研究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5期96-97,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鞍型期”隐含的两个研究路向我们可以在德国概念史家的“鞍型期”预设背后发现两个有所区别的研究路向。一个研究路向是“怎样理解过去”。在德国概念史的发展历程中,最初用“鞍形山体”比喻欧洲社会剧变与概念剧变的是布鲁纳尔。照他的看法,19世纪造成的断裂不仅表现在政治一社会结构层面,还表现在认知方式层面,因为,伴随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及定型,“国家-社会”“公共-私人”“主权-治权”“强力-正义”等一系列对立的概念,也逐步形塑了现代学者的某种“分离性思维”。

关 键 词:布鲁纳 现代民族国家 概念史 社会剧变 分离性 研究路向 鞍型 现代学者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