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萍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29-30,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哈贝马斯、霍耐特、弗雷泽三者都认可正义社会中程序因素的重要性,无论是哈贝马斯对程序正义的直接宣称,还是霍耐特对法律领域承认关系的建构,抑或弗雷泽对政治代表权规范基础的确立,都体现了他们对程序的关注,同时这种关注并未使其舍弃批判理论的规范性;三者都强调主体间性,无论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还是霍耐特的“承认”,抑或弗雷泽的“参与平等”,无不是对主体间性的肯定,但对他者的关注,并未使其放弃对主体理性的寻求;三者都重视理论的包容性,无论是哈贝马斯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借鉴,还是霍耐特对哈贝马斯与黑格尔思想的吸收,抑或弗雷泽对哈贝马斯、霍耐特、马克思的批判继承,都是对其理论包容性的佐证,但包容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调和,他们并未抛弃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以上三点体现了当代西方批判理论正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