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施晓灵
机构地区:[1]厦门市曾厝垵幼儿园
出 处:《福建教育》2020年第24期32-34,共3页
基 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闽南建筑文化融入幼儿结构游戏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7-328)研究成果。
摘 要:在传统的儿童研究中,儿童被视为研究的对象,是“未成熟”“发展中”的个体,忽略了儿童“自己的声音”,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能动性。随着研究的发展,人们的儿童观逐步发生改变。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提出应该保障儿童的言论自由权。儿童不应只充当“被研究”的角色,对于自己的生活,儿童应具有最大的话语权。英国学前教育研究者克拉克和莫斯在回顾相关研究之后,发现儿童话语权发挥得并不充足,特别是在对5岁以下儿童的倾听方面。
关 键 词:结构游戏 儿童观 实践运用 言论自由权 《儿童权利公约》 英国学前教育 幼儿园 能动性
分 类 号:G61[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