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相关性认知功能减退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柳清 王虹[2] 张守成 

机构地区:[1]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省南京市2113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省温州市325000

出  处:《实用老年医学》2020年第6期620-623,共4页Practical Geriatrics

摘  要:认知功能减退是人体衰老的特征之一,这些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推理能力、学习能力和近远期记忆能力、执行能力、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等。轻度认知功能减退常见于正常的衰老个体,而中重度认知功能减退多见于合并有神经退行性变的病人。人群调查显示,约40%的60岁以上人群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对AD和PD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并非所有的老年人都合并有认知功能减退,所以进一步探索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对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康复有重要价值。年龄(衰老)相关性认知功能减退主要是指伴随衰老过程出现的非神经变性疾病所致的认知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反应灵敏度下降[1]。衰老相关性认知功能减退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甚明了,且个体差异较大,是近十年来健康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分子水平探讨衰老相关性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

关 键 词:认知功能减退 年龄相关性 人群调查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变性疾病 反应灵敏度 周围环境 感知力 

分 类 号:R749.16[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