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灵芝
机构地区:[1]韩国清州大学
出 处:《中国出版》2020年第11期71-71,共1页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基 金:2016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方言话剧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SKL-2015-1003);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项目“周口淮阳伏陈姓源流及流播研究”(2015-ZC-152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孔子以"仁"来表达各种德性。但在大量相关文献中,对"仁"的解释大多体现在"为仁之方"的层面上,如"爱人""克己复礼"等。然而孔子又明确提出了"吾道一以贯之",所以"为仁之方"是否能够完全表达孔子所阐释的"仁",同时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又包含了怎样的深层含义,仍是值得学界探究的问题。冯晨所著《孔子仁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 年9 月出版)从以上两个问题入手,开启了对孔子仁学思想的新探讨,揭示了“仁”在个人生命与社会文化生命之间的关联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