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志勋[1] Zhixun Cao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3期187-196,共10页China Law Review
基 金: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民事诉讼标的识别的诉讼法进路研究”(18CFX033)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摘 要:一、问题的提出在民事司法实践中,打官司常常就是打证据,而证据最主要的出现形式就是书证。书证的真伪是法官审查和当事人争议、辩论的主要内容,1更是未来庭审进一步实质化所需要充实的“战场”。所谓书证(文书)真伪,指作为载体的文书本身的真实性(如是否伪造书证)和被发出的书证的内容是否由某人负责并承受其实体法后果,后者也与证据法概念上的书证形式证明力直接相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