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郝珍珍 刘颖[2] Hao Zhenzhen;Liu Ying
机构地区:[1]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辽宁大连116044 [2]大连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化研究基地,辽宁大连116044
出 处:《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57-58,共2页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基 金: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译介学视角下中国文学在德国的传播与接收”(2000-2016)(项目编号:L17BWW011);校科研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文学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2000-2015)(项目编号:2016XJJS36)。
摘 要:《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其中穿插了大量具有文化特色的对联。译者对对联翻译的处理会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而中西文化差异也会给译者带来巨大的挑战。翻译目的论重点阐述译者根据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由此理论出发,以库恩的节译本《红楼梦》和史华慈、吴漠汀的全译本《红楼梦》为研究对象,在列举相关语料的基础上,从音韵、词汇、修辞等方面比较不同译本的对联翻译,客观地梳理归纳对联翻译的难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