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工作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3]梧州学院体育部,广西梧州543002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100-104,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与马克思实践哲学重建研究”(14AX00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北京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高校冰雪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18TYB094);佳木斯大学博士专项项目“新时期我国体育伦理道德价值认同研究”(22Shb20150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专项项目“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研究”(18ZXD418)。
摘 要: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的偏颇理解和狭隘实践,面临着伦理和道德的异化现象。体育道德展现的是竞技体育自身的内在价值;体育伦理体现的是由内在价值实现所带来的间接性的外在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必须是有机融合与辩证统一的,外在价值或内在价值的过度展现,会导致伦理道德的异化。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伦理与道德异化的扬弃,要以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塑造更深层次的体育文化、体育道德和伦理规范,复归本真的体育精神,创新重构竞技体育伦理道德价值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