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廷洲 陆莎[2] 尚伟伟 黄驿斐 LI Tingzhou;LU Sha;SHANG Weiwei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36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62 [3]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62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7期50-55,共6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北京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优先关注)“新形势下乡村教育整体改革研究”(项目编号:AEGA17007)研究成果。
摘 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出发,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31个省级行政区政策执行的研究发现:政策执行在培养补充、待遇保障、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政策主体行为和政策执行结果偏离政策目标的失真现象。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社会网络特征对政策执行具有深刻影响:城乡教师对城市和乡村的称谓中具有对乡村的符号性影响;城镇教师的职业认知更倾向于职业发展,而乡村教师则更倾向于生存;在乡村场域中教师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低,文化资本优势丧失,社会交往弱势;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教师面临双重的文化区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政策顶层设计需要针对乡村教师社会网络特征,采用"差别化、补偿式"的政策设计;重视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本土化的教师;继续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补偿其社会、文化资本方面的劣势;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撑体系和适应全科教学的职称评审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